请输入搜索内容,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...

兵车行

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,
耶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
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
道旁过者问行人,行人但云点行频。
或从十五北防河,便至四十西营田。
去时里正与裹头,归来头白还戍边。
边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。
君不闻,汉家山东二百州,
千村万落生荆杞。
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。
况复秦兵耐苦战,被驱不异犬与鸡。
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申恨?
且如今年冬,未休关西卒。
县官急索租,租税从何出。
信知生男恶,反是生女好。
生女犹得嫁比邻,生男埋没随百草。
君不见,青海头,古来白骨无人收。
新鬼烦冤旧鬼哭,天阴雨湿声啾啾。
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兵车行:杜甫自创的乐府新题。行,本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。
辚(lín)辚:车行走时的声音。
萧萧:马蹄声。
行人:从军出征的人。
耶娘妻子:父亲、母亲、妻子、儿女的并称。从军的人既有十几岁的少年,也有四十多岁的成年人,所以送行的人有出征者的父母,也有妻子和孩子。
咸阳桥:又叫便桥,汉武帝时建,唐代称咸阳桥,后来称渭桥,在咸阳城西渭水上,是长安西行必经的大桥。
干(gān):冲。
过者:路过的人。这里指诗人自己。
点行频:点名征兵频繁。点行,按户籍名册强徵服役。
或从十五北防河:有的人从十五岁就从军到西北区防河。唐玄宗时,吐蕃常于秋季入侵,抢掠百姓的收获。为抵御侵扰,唐王朝每年征调大批兵力驻扎河西(今甘肃河西走廊)一带,叫「防秋」或「防河」。
营田:即屯田。戍守边疆的士卒,不打仗时须种地以自给,称为营田。
里正与裹头:里正,唐制凡百户为一里,置里正一人管理。与裹头,给他裹头巾。新兵入伍时须着装整,因年纪小,自己还裹不好头巾,所以里正帮他裹头。
戍边:守卫边疆。
边庭:即边疆。
血流成海水:形容战死者之多。
武皇:汉武帝,这里借指唐玄宗。唐诗中借武皇代指玄宗。
武皇开边意未已:武皇扩张领土的意图仍没有停止。开边,用武力扩张领土。
汉家:汉朝,这里借指唐朝。
山东:古代秦居西方,秦地以东(或函谷关以东)统称「山东」。
二百州:唐代函谷关以东共二百一十七州,这里说「二百州」是举其整数。
汉家山东二百州:汉朝秦地以东的二百个州。
荆杞:荆棘和枸杞,泛指野生灌木。
千村万落生荆杞:成千上万的村落灌木丛生。这里形容村落的荒芜。
禾生陇亩无东西:庄稼长在田地里不成行列。陇亩,田地;陇,同「垄」;无东西,不成行列。
况复秦兵耐苦战:更何况关中兵能经受艰苦的战斗。况复,更何况;秦兵,关中兵,即这次出征的士兵。
长者:对老年人的尊称。这里是说话者对杜甫的称呼。
役夫:应政府兵役的人,这里是说话者的自称之词。
敢:副词,用于反问,这里是「岂敢」的意思。
申恨:诉说怨恨。
役夫敢申恨:我怎么敢申诉怨恨呢?
关西卒:函谷关以西的士兵,即秦兵。
县官:这里指官府。
信知:确实知道。
犹得嫁比邻:还能够嫁给同乡。得,能够。比邻,同乡。
青海头:指今青海省青海湖边。唐和吐蕃的战争,经常在青海湖附近进行。
烦冤:不满、愤懑。
啾啾:象声词,形容凄厉的叫声。

简介

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叙事诗。全诗以「道旁过者问行人」为界分为两段: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,是纪事;次段传达征夫的诉苦,是纪言。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,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,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,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,连年征战,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。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,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,变化开阖井然有序,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,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。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,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。

佳句

  • 君不见,青海头,古来白骨无人收。
  • 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
  • 去时里正与裹头,归来头白还戍边。
  • 生女犹得嫁比邻,生男埋没随百草!

翻译

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,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。
父母和妻儿纷纷跑来相送,灰尘弥漫天空不见咸阳桥。
亲人们牵衣领足拦路痛哭,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。
过路的人站在旁边询问原因,回说官府征兵实在太频繁。
有人十五岁就到北方驻防,四十岁又被派到河西去营田。
走时年少里长替他缠头巾,归来时发已白又要去戍边。
边疆的战士已经血流成河,而皇上扩张领土没有穷尽。
你没听说华山东边二百里州,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荒芜。
即使那有健壮妇人来耕种,田里庄稼东倒西歪不成行。
即使关中兵能吃苦耐鏖战,被人驱遣与鸡狗没有两样。
老人说征夫怎敢诉说苦怨,今冬关西兵仍打仗未休整。
县官紧催租租税从哪里出?百姓相信生儿不如生女好。
生女还能嫁到街坊四邻处,生儿白死埋没在荒郊野草里。
你没看见在那青海的边上,自古以来白骨遍野无人收。
那里的新鬼含冤旧鬼痛哭,阴天冷雨凄惨哀叫声不断。

评价

蔡启《蔡宽夫诗话》:齐梁以来,文士喜为乐府词,唯老杜《兵车行》、《悲青坂》、《无家别》等篇,皆因时事,自出己意立题,略不更蹈前人陈迹,真豪杰也。
胡应麟《诗薮》: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,少陵嗣迹风雅,《蜀道难》、《远别离》等篇,出鬼入神,倘恍莫测;《兵车行》、《新婚别》等作,述情陈事,恳例如见。张王欲以拙胜,所谓差之厘毫;温李欲以巧胜,所谓谬以千里。
清高宗弘历《唐宋诗醇》:此体创自老杜,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。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为戒,《小雅》遗音也。篇首写得行色匆匆,笔势汹涌,如风潮骤至,不可逼视。以下出点行之频,出开边之非,然后正说时事,末以惨语结之。词意沉郁,音节悲壮,此天地商声,不可强为也。
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:篇中逐层相接,累累珠贯,弊中国以缴边功,农桑废而赋敛盖急,不待禄山作逆,而山东已有土崩之势矣。况畿辅根本亦空虚如是,一朝有事,谁与守耶?借汉喻唐,借山东以切关西,尤得体。
沈德潜《唐诗别裁集》:以人哭始,以鬼哭终,照应在有意无意。诗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,设为问答,声音节奏,纯从古乐府得来。
王道俊《杜诗博议》:王深父云:时方用兵吐蕃,故托汉武事为刺,此说是也,黄鹤谓天宝十载,鲜于仲通丧师沪南,制大募兵击南诏,人莫肯应,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,连枷送诣军前,故有「牵衣顿足」等语。按:明皇季年,穷兵吐蕃,征戍驿骚,内郡几遍,当时点行愁怨者不独征南一役,故公托为征夫自诉之词,以讥切之。若云惧杨国忠贵盛而诡其词于关西,则尤不然。太白《古风》云:「渡泸及五月,将赴云南征。怯卒非壮士,南方难远行。长号别严亲,日月惨光晶。位尽继以血,心摧两无声。」已明刺之矣,太白胡独不畏国忠耶?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