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父:词牌名。《钦定词谱》:「渔歌子,原唐教坊曲名。按《唐书·张志和传》,志和居江湖,自称江波钓徒,每垂钓不设铒,志不在鱼也。宪宗图真,求其人不能致。尝撰《渔歌》,即此词也。单调体实始于此。至双调体,昉自《花间集》顾夐、孙孟文。有魏承班、李德润诸词可校。若苏轼单调词,则又从双调词脱化耳。和凝词更名《渔父》,徐积词名《渔父乐》。按张志和所撰《渔歌子》词五首,体调如一,可以参校。」
题注:傅注本、元延祐本、明吴讷钞本、《苏长公二妙集》本、茅维《苏集》本、《东坡外集》、毛本均不收此四首,唯见《东坡集·卷十四》、宋刊《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》、清查初白撰《苏诗补注·卷二十五》及朱彊村《彊村丛书》本《东坡乐府·卷二》。
醉为期:龙榆生笺引《南史·卷七十五·〈隐逸列传·陶潜传〉》:「陶潜,字渊明,或云字深明,名元亮。寻阳柴桑人,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。少有高趣,宅边有五柳树,故常著《五柳先生》传云:『先生不知何许人,不详姓字。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性嗜酒,而家贫不能恒得。亲旧知其如此,或置酒招之,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。既醉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。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裋褐「裋褐」各本作「短褐」,据《宋书》改。按《汉书·贡禹传》注:「裋,僮竖所著布长襦;褐,毛布之衣。」指粗服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常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,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。』」
蓑衣舞:龙榆生笺引唐·孟东野《送澹公》诗:「短蓑不怕雨,白鹭相争飞。短楫画菰蒲,斗作豪横归。笑伊水健儿,浪战求光辉。不如竹枝弓,射鸭无是非。」
酒醒:龙榆生笺唐·白乐天《自问行何迟》诗:「酒醒夜深后,睡足日高时。」
漠漠:龙榆生笺唐·杜少陵《滟滪》诗:「江天漠漠鸟双去,风雨时时龙一吟。」
官人:龙榆生笺「韩昌黎《王君墓誌》:『高处士曰:「吾以龃龉穷,一女,怜之,必嫁官人,不以与凡子。」』刘梦得《插田歌》:『君看二三年,我作官人去。』」
元豐七年(公元一〇八四年),苏东坡从黄州调任汝州团练副使,第二年到河南商丘,收到诰命,宋神宗准许其在常州宜兴居住。想东坡半生凋零,屡遭贬谪,心内悽苦。而作於此间的四首《渔夫》组词(一说为组诗),颇得人生感慨。
第一首写渔父以鱼蟹与酒家换酒喝,彼此不计较价钱;第二首写渔父饮归,醉卧渔舟,任其东西,醒来不知身在何处;第三首写渔父在落花飞絮中醒来已是中午时分,醒复饮,饮复醉,醉复醒;第四首写渔父在风雨中与江鸥相伴,逍遥自在,奔波的官人借孤舟渡河。四篇作品既独立成篇,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,运用了描写、记叙和议论结合以及景、事、理融合的方法,生动地展示了渔父超然物外、悠闲自得的情景,充满了生活情趣。
东坡以最具特徵的饮、醉、醒、笑之行为来描写渔父的形象,并且借鉴了船子和尚的渔父,把渔父描写为已悟道的佛家渔父。全首渔父词在表面上描绘了渔父饮酒之乐,实际上赞美了以不同方法来施行教化和启导人生的渔父之慈悲心,并以此自比。词中具有一幅水墨画般的风景描写,无禅语而有禅味,寓禅理而不落形迹,颇得禅趣。